数字化赋予博物馆更强大的生命力

2022-05-20 20:35   来源: 互联网

几年前,我们还在想象如何足不出户游遍世界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领略世界的博大,如今已经可以轻易实现。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数字博物馆”这种新形式,让博物馆从千里之外走进千家万户,同时,各馆的展览活动也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有了更多、更生动、更具贴近性的展现。一时间,文化产业以一种蓬勃之感快速繁荣着,而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行业专家们的努力,丁怡就是一位在博物馆数字化技术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专家。

 

技术连通古今

丁怡在与博物馆数字化发展领域的相遇源于她对历史的尊重。“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博物馆在百姓心里几乎和处在神坛位置没什么区别了,脱离群众的状态,不仅阻碍了博物馆的经营与发展,也影响了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宣传单位积极地发挥其历史、文化、精神启发的作用。”丁怡说道。

在丁怡看来,当代博物馆不论是从对内管理到对外展示,都应该有符合现代化形态的工作模式。因而,她结合自身优势,研发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博物馆系统”“面向机械工程数字博物馆的三维场景精细化重建方法”等技术成果,并积极将技术应用在实际的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

当一个博物馆从实体走向数字化,它的馆藏也从时而休眠时而亮个相中彻底醒来,通过2D/3D扫描后,文物的细节被忠实地记录、保存、展示,其背后承载的历史在当今社会得以再次传播。通过VRML技术的虚拟建模、ASP+ACCESS数据库管理等,使数字化博物馆区别于博物馆的网络平台,真正做到将馆内一切场景真实还原到网上。同时,VR技术也让实体博物馆的展览“活”了起来。

 

机械博物馆建设

丁怡认为,不论是机械工程发展的历史还是国家历史中留存下来的精美文物和传统文化,都应该充分挖掘它们新的时代生命和时代价值,让历史在当今重新焕发生机。

丁怡为中国工业、机械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非常多的智慧方案和先进的技术支持。提出数字馆的建设应以“传承机械工程历史,传播机械科学知识,弘扬机械科学精神,树立中华文化自信,打造专业科普品牌”为宗旨,打造集机械工业文化传播、机械科技知识学习、优秀科学家精神传承为一体的网络科普平台。

丁怡表示,机械博物馆的建设具备一定的专业特点,其本身有很多现代化特色,在与数字化结合后,数字馆的科技感展现会更加震撼,但是其本质上和一般历史博物馆的数字馆建设仍然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以更亲近民众的方式对本行业、本单位,以及馆藏物品和历史文化进行宣传,最终达到继承发展的目的。

 

教育交流促发展

除了技术的研发、数字馆的建设,以及实体馆数字化管理的技术支持,丁怡还非常重视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她认为,不论是什么行业领域,想要长期发展,一方面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跟上,另一方面技术研发必须始终创新。因此,丁怡在博物馆数字化技术教学方面也投入了相当多的经历,为行业培养了许多未来之星。

丁怡针对如何利用现代化、数字化技术对实体博物馆的展厅、展品、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参展路线、参展人流等进行监控和管理,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展览体验等进行了专业的讲授,传授了自己的经验。基于自己的技术背景,丁怡在课堂上经常引导同学们做技术研发思路的探讨和技术研发的尝试。丁怡从来不吝啬将自己的技术研发理念与同行分享。在丁怡看来,只有全行业的技术研究人员都能够独立的研发具有创新性和优越性的技术成果,中国的数字化博物馆才能真正快速发展。(文/刘佳欣


责任编辑:小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华科技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