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专员的葡萄经

2020-08-13 10:44   来源: 互联网

十八度的甜福安葡萄,早上有露珠,可以让福州、厦门等地的消费者在下午实现"葡萄自由"。据说北方有吐鲁番,南方有福安。从葡萄到产业,原来认为不适合种葡萄的福安是怎么走上了工业之路的?这一切都要从福建省的仙环村、福建科技总监、福安农业科教站的张富民那里说出来。"。


在温室里种葡萄使葡萄复活


福安塞齐镇香环村,俯瞰天空,万亩葡萄园棚屋如一片浩瀚的白海,壮丽壮观。


从露天到棚子,是张福民改写了香环村葡萄种植的历史。


20世纪中叶的香环村,由于气候温暖多雨,被认为是不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当时,村民们几乎靠种植水稻和甘蔗为生。一些"敢吃螃蟹"的村民尝试种植葡萄,但发现露天种植的葡萄有许多病虫害和难以管理的葡萄。


由于露天种植不可行,你还能找到另一条路吗?2003年,张福民首次提出了避雨栽培技术。他率领科研小组到村向果农传授避雨栽培技术和台湾葡萄专用套袋技术。


很快,村民们发现,种植在棚里的葡萄不仅病虫害少了,而且饱满而甜。像一轮葡萄一样,渐渐成名了。


当地政府及时出台了葡萄棚补贴政策,果农陈坛龙抓住机遇,当年建起了1.8亩棚屋葡萄园。次年,陈坛龙温室葡萄的批发价高达每公斤14元,是当年露天葡萄批发价的两倍多。


从那时起,温室葡萄在福安市得到普及,每年500亩的新种子迅速增长,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回到村里种植葡萄。他们说:"多亏了张富民先生!


为了种植葡萄,"计划生育"也应该实施。


张先生几乎每周都来果园给我们技术指导。"像环村这样的科技示范家庭陈塘生说。


对张富民来说,他的脚上满是泥,他的心里满是农民,这就是农业技术人员应该看到的样子。七月到九月,最热的季节,是富安葡萄一个接一个上市的季节,也是张富民最忙的时候,有时在闷热的葡萄棚里一整天。他还到田里设立了"农民田间学校",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向村民讲解葡萄温室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科学用药的技术知识,指导果农种田。


在指导果农栽培过程中,张福民总结了山区优质葡萄"计划生育"的实地操作要点,所谓"计划生育",就是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严格控制产量,提高质量。


葡萄园平均每亩产量可达4000斤,但张福民要求果农每亩仅生产2000公斤,每平方米不超过6穗,每穗35~45粒,每粒葡萄约12克。


一开始,人们觉得切葡萄很可惜,认为这是胡说八道。"张福民说,村民们不了解疏果的重要性,让他们少吃水果,就是让他们放弃一些好处。但慢慢地,我们发现,所有的果园都有更多的水果和高产,果农的收入很低,果农的收入却相反地增加了。

读葡萄经,走好工业之路


随着张福民的大力推广,葡萄种植开始从香环村辐射到其他村庄。


小阳镇东源村果农谢善明说起张福民时,满心感激。2000年,谢善明因严重病害种植了3亩葡萄,几乎没有收获。在张富民的精心指导下,他采用了标准化的产量控制栽培、标准化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特殊套袋等新技术,使每亩平均产值增加了3000元。"我现在种了30亩葡萄,年收入超过30万元。"谢善明兴高采烈地说。


目前,福安葡萄种植面积达70000多亩,全市13个乡镇129个乡镇种植葡萄,32000多名农民从事葡萄生产,3000多人从事葡萄营销和产业服务,产值8亿元,产值占福建省的60%以上,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最大、连续、规范的葡萄生产基地。


2006年,福安市被授予"南方葡萄之乡"称号。


一条工业道路正在逼近。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华科技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